7月3日午間,華大基因(300676)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武漢華大醫學檢驗一切限公司(簡稱“武漢醫檢”)近日收到河北省公共資源買賣中心下發的《中標通知書》,通知書確認武漢醫檢為河北省衛生安康委員會河北省孕婦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效勞項目的中標單位,中標項目總預算為1.4億元。
根據公告,此次項目期限為自采購雙方簽署合同生效之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采購單位與華大基因、武漢醫檢之間不存在關聯關系。華大基因表示,本次中標的基因檢測效勞項目若后續正式簽署合同并順利實施,將對公司未來運停業績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并為公司后續安康民生項目的推行提供更多的實施閱歷。
華大基因同時提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期,目前武漢醫檢尚未與采購單位簽署正式合同,合同的簽署及細致條款尚存在不肯定性,細致條款內容以最終簽署的合同為準。公司將嚴厲按照相關規則對項目后續停頓情況實行信息披露義務。
河北無創產前基因檢測,35萬人受益
河北省政府采購網發布的中標公告顯現,河北省自今年4月1日啟動實施孕婦無創產前篩查項目,為轄區內孕婦(含戶籍人口和活動人口)每孕期免費提供一次產前基因篩查(或唐氏血清學篩查),檢測合適孕周為12周-22+6周。2019年基因篩查約35萬例總量,項目總預算為1.4億元。
河北省懇求中標單位華大基因應用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檢測孕期母體外周血中胎兒游離DNA片段,檢測結果必需包含21三體綜合征、18三體綜合征和13三體綜合征三種疾病的患病風險。同時,中標單位要為受檢人置辦保險,對呈現假陰性、假陽性的情況中止賠償。
華大基因表示,本次中標項目若后續正式簽署合同并順利實施,將對公司未來運停業績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并為公司后續安康民生項目的推行提供更多的實施閱歷,有利于進一步拓展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區域規劃,讓精準醫學惠及更多家庭,更大范圍推行貫串生命全周期的安康民生實施方案。
無創產前基因技術曾墮入行動漩渦
值得留意的是,2018年7月13日,虎嗅網曾發布《華大癌變》一文,報道了經過“創DNA檢查”后依舊生出帶有生理缺陷嬰兒的案例,文中還提及這樣的情況并非個例。一時間,以華大基由于代表的產前無創篩查技術被推上風口浪尖。
華大基因在報道發布的當日晚間就發布了廓清公告,稱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不時被明白定位為胎兒染色體異常產前篩查技術,適用人群僅限于適宜做唐氏篩查的人群。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僅僅是篩查伎倆,而非確診伎倆。假設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結果為高風險,或者檢測結果雖為低風險但檢測后呈現產前診斷指征,還需求后續的產前診斷技術中止確診,如羊膜腔穿刺術(羊水穿刺)。
華大基因在公告中稱,原國度衛計委懇求21三體、18三體、13三體的檢出率要分別不低于95%、85%和70%,而非100%,公司在相關無創知情同意書中已明白告知無創基因檢測的適用范圍和技術局限性。
檢測假陰性假陽性,最高賠償超40萬元
此次河北省也對該項目的檢測準確性提出了懇求:21三體綜合征檢出率不低于95%;18三體綜合征檢出率不低于85%;13三體綜合征檢出率不低于70%;復合假陽性率不高于0.5%;復合陽性預測值不低于50%;因凝血、溶血、DNA質量控制不合格等標本緣由構成的檢測失敗率不超越5%。
假設檢測結果為假陽性,華大基因需提供不低于3500元的產前診斷費用;孕期診斷檢測結果為假陰性、且終止妊娠的,則提供不低于2萬元的賠償;胎兒已出生且一年內診斷檢測結果為假陰性的,提供不低于40萬元的賠償。